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深雪之间 > 第35章 无门

第35章 无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哦?”楚相做了个邀请的动作,令苏均坐下,亲手为苏均倒了一杯茶,“还请谨言不吝赐教。”

谨言是苏均的字。苏均落座,“不敢当赐教。上次大人与我分析朝中局势,所见之深,均望其项背。”

楚相笑而不言。

苏均也不再客套,直接切入中心,“堵不如疏。”

楚相不由坐直,“何解?”

“世人熙攘皆为利往,聚散离合亦因势而迁。陛下与太尉之盟,看似铁壁铜墙,实则如风中残烛。陛下之心,如今已昭然若揭。先与太尉携手,合力对付楚家,再逐个击破。太尉焉能不知此计?如今放任,又岂无二心?”

“崔大人起势,也不过是提拔崔孟二家的子弟。他既已是陛下的刀,清流为保其名不会与之同流,太尉也不会尽全力托举,又何惧其势大?就如一株无根树,再怎么长,推倒它也不过刹那的事。崔大人是把好刀,陛下驾驭不了,他就能是任何人的刀。只要陛下与太尉之间互生猜疑,就能为大人争取足够多的时间,大人便可以静观其变,稳操胜券。”

楚相摸了摸下巴上的长须,半晌,对苏均一笑,“好啊,老夫果真是没看错人。”

时间确实是楚相最大的敌人,宫中和兵部还有太多事没有安排好,现在不是亮出底牌的时候。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表人才,眼光毒辣,目光长远,处事圆滑,若是做手下谋士,无可挑剔。若是他有意,澜君也不是不可嫁他。

可惜,这般男儿心高气傲,若非真心喜爱,勉强屈就,不过是相互蹉跎罢了,指不定到时反而翻脸成了仇人。

得益于楚相的暗中相助,崔在衡近日可谓是一路高升,因着楚员外郎占田一案,顺利升了刑部侍郎,仅次于刑部尚书之下,因大理寺少卿还未选出合适人选,还暂代大理寺少卿一职。

且孟崔二家的子弟进入官场的路途也格外顺遂,各个世家似是嗅到了政治场上的信号,纷纷向崔在衡抛出了橄榄枝。

在皇帝太尉以及楚相这三方沉默地支持下,崔在衡一时之间竟成为乾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白日里,崔在衡忙于政事,夜里,还有各方的酒宴邀约。这些邀约不能轻易推却,因为崔在衡太缺人脉了,好容易打开世家坚不可摧的圈子一角,自是要牢牢地抓住机会。

以至陆迟离开时,都未来得及送她一程。

等收到消息时,他请假半日,匆匆赶往家中,内院却已是没了半点芳踪。

看着空荡荡的内院,崔在衡心中顿感凄凉,自父母哥哥离世后,在陆迟离开的这天,他再一次深深地感觉到被抛弃时的无助。

泉叔将一个锦囊递到他手中,“这是夫人为您求的护身符,她离开前,让我同您说,不必挂念她,她会日日为您祈福,愿佛祖保佑您以后都平安顺遂。”

崔在衡接过那锦囊,闭了闭眼,将那小小的锦囊小心地收入自己的衣襟中。

泉叔低声劝道:“若您后悔,就赶紧去追吧,一切都还有机会。”

崔在衡摇摇头。

泉叔叹了口气,“人死如灯灭,过往种种已成虚幻。一生那么长,没有什么坎是过不了的,世人的想法也没那么重要。若是真心相爱,在一起便是,莫到最后,追悔莫及。”

崔在衡不言,不欲和泉叔说自己心中的想法,面上露出一抹极苦涩的笑。

中书令严宽济端坐在上首,右下首是前大理寺少卿王仁寿之兄——右散骑常侍王仁川,以及王仁川带来的以楚家为首的新兴世家各代表。

遥想当年,严家不过是乾都城中寂寂无名的小世家,和如今在座的这些新兴世家并无二致,在乾都众多权贵之中,根本不起眼。但严宽济跟对了人,楚相一朝显贵,将严家引为臂助,经过多年积累,严家已然成了乾都中的大世家。当年的齐家家主也是如此,只是他离世后,时移世易,现在齐家的小辈有了自己的想法。

私下,严宽济与楚相也是好友,可以说只要严宽济不死,严家就永远是楚党。

王仁川此行并不是因王仁寿之事来找严宽济,一是他虽是中书省的右散骑常侍,但顶头上司也不是严宽济,就算吃了亏,要找也寻不到严宽济面前。二是此次楚家占田一案,王仁寿也算是顶了大半的压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楚相并没有亏待,若是今年不出岔子,明年他就会升官。

“中书大人,近日听闻孟崔二家多有子弟获提拔任用,不知大人您对此事可有留意?下官见楚相大人并无阻拦之意,其中可有深意?”

此行是王仁川领头,他第一个开口询问。

严宽济活了这么多年,早就看出这一行人找自己是有何目的。

朝廷里的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崔在衡想安插孟崔二家的人,只有两种法子,一是看看哪些位置没人,找个借口插进来,但谁会留个好位置给别人,二是直接挤掉别人,夺了他们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