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公主请自重 > 第3章 扮男原由

第3章 扮男原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刘小花也在继续诉说:“季家逃荒而来落地生根,有了两个儿子,其中的长子就是你爷爷。可惜你爷爷生不逢时,直至今朝开放科举,季家家底也有一些了,季家决定送幼子读书。”

“后来你二爷爷考中秀才,因有些矛盾,两人分家,你曾奶奶曾爷爷都跟你二爷爷走去皇城享福了。”

“咱们家被留在了这南山村,你爹娶了我之后几年都无所出,好不容易怀上你,却是个女孩,无法继承家业。若是你爹一直没有后,那咱们家百年之后的遗产都会归你二爷爷那边。”

“若是让你爹娶个小妾生儿子,娘心里又实在过意不去,你爹也是如此。”刘小花叹了口气,“可是你爷奶不想让家里的财产以后都归你二爷爷,所以只能出此下策,让你扮男孩,以后你外出生了孩子,再假称是和别的女人生的就好。”

季瑾玉听完觉得奇怪,古人只要父母在是不能轻易分家的,爷爷和二爷爷分家,而爷爷还不想让二爷爷得到他的财产,两个人的矛盾一定是非常严重的。

她很快找到了关键点:“爷爷和二爷爷分家的原因是因为二爷爷读书吗?”

“确实如此。”刘小花点点头,“当时我刚嫁进来,那时你爹都已经二十四了,就是因为你二爷爷读书考科举,把家里的钱全花光了,你爹都没有钱娶媳妇,一直拖着。”

古人成亲年纪很小,农村更是如此,一般十四五就嫁人娶妻了,季大林居然拖到二十四才成亲,确实是非常晚了。

“你爷爷跟你二爷爷倒不是说一点感情没有,只是你爷爷也得为你爹着想呀,哪有自己的孩子一直拖着没钱成亲,家里所有的钱都给弟弟读书的?何况你二爷爷考科举还不一定能考上,两个人的矛盾就更多了。”

这就是多孩子家庭矛盾的大部分原因,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大一直辛苦劳作挣钱,家里的钱全给老二读书科举,短时间倒没问题,这一下子供养十多年,谁受得了?

季瑾玉能够理解爷爷分家的原因了,可她又衍生出一个更大的疑惑,既然知道考科举这么费钱,为什么还要让她读书考科举呢?家里负担得起吗?

于是她就问出了:“娘。那考科举花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让我考科举?”

听到女儿的问话,刘小花不由得得意一笑:“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咱们家人一开始都没有这个想法,是后来你二爷爷又考举人,来信讽刺你爷爷,给你爷爷气的够呛,让以后送信的人不要再送他的信。”

“这个时候娘就想,玉儿是个女孩,就算假扮男孩,以后也是干不了力气活的,不如像你二爷爷一样,读书考科举以后当个官,家里也是能光宗耀祖了。所以娘就跟你爷爷提,说二爷爷能读书,我们玉儿也能读书,绝对比那二爷爷读的好。”

季瑾玉简直能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了,她接到:“然后爷爷就送我去读书,结果发现我读书读的特别好?”

刘小花高兴的点点头,她已经把药全都抹完了,就把木盆收好,手拿粗布一擦,嘱咐季瑾玉别乱动好好躺着。过了一会儿,她又拿来季瑾玉的书箱,让她躺着看书。

等娘亲出去以后,季瑾玉才拿出床边的一摞书。

分别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和《神童诗》。

前四本儿季瑾玉在现代幼儿园的时候也学过,可是后两本她是完全没听说过。

她打开看了一眼前四本,发现内容和之前学过的大差不差,只是繁体字有些难认。季瑾玉觉得这样还不错,她知道这四本其中的内容。可以对应着,赶紧把繁体字学会。

随后她打开后两本,首先是《神童诗》,季瑾玉发现这是一本全部由五言绝句写成的诗集。

开篇第一首便是熟悉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她又随意翻了翻后几页,也是类似说读书好科举好的一些诗句。季瑾玉恍然大悟,原来《神童诗》是一首劝学诗集呀。

她又打开《笠翁对韵》,看到开篇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忍不住跟着念了起来。

念完一页季瑾玉才停下,终于知道《笠翁对韵》是本什么书了,这是一本朗朗上口的音律声韵书啊!

这书应该就是古代儿童诗句诗词对联和世界观的基本教科书吧,确实非常有意思,季瑾玉忍不住先把这本书念完了。虽然中间很多繁体字不认识,可是挡不住她喜欢这本书的热情。

听到屋里孩童的念书声停止,奶奶才端着一碗鸡蛋羹进来,她苍老脸上的皱褶笑成了一朵花:“乖孙,念这么久书,累了吧?来吃口蛋羹。”

作者有话要说:  开启科举之路啦,公主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