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点我看秦皇汉武被踢出直播间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讲完黄赤交角,正好来看昼长与夜长。上节课说到,太阳光照过去会有一道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把地球分成等大的两半。但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各地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时昼夜平分,春分过后白昼逐渐变长,北极圈以内开始进入极昼。到了夏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北极圈内全部进入极昼状态。”

“极昼,就是指这个地方的太阳不落,天空一直都是亮的。”

【忧国伤时—杜甫:好可惜,那里太冷了,不然应该能种点东西吧。】

【七战七捷—卫青:可是接下来就得有好几个月是没有太阳的啊】

【忧国伤时—杜甫:……我只是单纯觉得,这么久的日照时间不利用一下可惜了】

【谪仙诗人—李白:就算能用,那里离我们也有点远。确实可惜】

【运筹帷幄—张良:良倒是觉得,可以先考虑一下如何提高现在的粮食产量】

【镇国抚民—萧何:我们这边自己国内还没种明白,经常有天灾】

【约法三章—刘邦:朕要点名批评秦二世皇帝,给朕好大一个烂摊子】

【二世而亡—胡亥:这么嫌弃,你可以不要啊,有本事把江山还给朕】

【约法三章—刘邦:你都死多少年了,还要什么江山】

“种菜可是个精细活,古代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水利也不发达,因此粮食产量很低。到了现代才好转的。”郭倾见他们种菜基因觉醒,便给他们提了一嘴。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现在我们国家有的地方杂交水稻一年的亩产已经有一千多公斤。前年,袁老的团队已经实现双季稻亩产一千五百公斤了,也就是三千斤。”

【百发百中—李世民:三千?!不管是哪个时期的斤两,都是很大的数目了……】

【忠心义烈—于谦:难以相信的数字】

【开源节流—王安石:怎么做到的?是因为那个杂交水稻吗?】

“这也太夸张了……”刘彻写字的手都在抖,“朕好好学地理,也能让我汉朝粮食亩产达到三千斤吗?”

要是真的能,让他学什么都行,再来三门地理他都能学下去!

“按照郭老师的说法,后面他会讲到关于农业的部分。”

“朕等不及。”刘彻迫不及待想要往后听。虽然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朝的生产力已经回复了不少,但是要支撑他打垮匈奴的愿景,这些还远远不够。

打仗什么不要?要钱、要粮、要人、要矿产。刘彻恨不得变成八爪鱼,每一样都狠狠抓在手里。

不就是地理吗?朕学就是了,有什么难的!

大群里聊天记录刷地飞快,都在讨论粮食亩产的问题。

郭倾知道这帮家伙聊起天来从不看时间,也不打断他们,而是支着脑袋看着。等到几分钟后众人议论渐渐平息,才开口道。

“我看你们对农业很感兴趣啊。这样,我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他算算时间,差不多也快开新章节了,“你们每个人去写一份我国农业发展要点,不限制字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等到我们大后天……不对大后天没课,那就是下周一,我们讲新课的时候,点人来发言。给你们四天时间去写,好好想。”

【忧国伤时—杜甫:还有四天啊】

【开源节流—王安石:一定要把地球这些学完?】

“是的,一定要学完。不学完这些,你们听到后面就会听不懂。”郭倾对这些老想赶进度的同学表示爱莫能助。

“来吧收心了,先把剩下的学完。”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学会用大饼吊着学生。

虽然那并不是大饼,是他的教学计划。

“继续说北半球,夏至日过了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就开始缩短了,但是大体上依旧是昼长夜短。等过了秋分,我们才正式进入了昼短夜长的时期。结合之前的分析,你们觉得接下来昼夜会怎么变化?”

【我复亦往—刘彻:以冬至日为界,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很好,得出这个结论后我们把它搬到图上。学地理一定要学会画图啊,要是毕业了连图都不会画,出去别说是我教的。”

“先画一条横线,代表赤道,然后画两条与其平行的虚线,一上一下,分别是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以春分为一年始,我们说过,直射点在赤道上,所以在赤道最左边画一个小太阳——你们点个点也行。”

“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哪里?北回归线。然后依次往后画,一直画到冬至。我们把这四个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像三角函数的图像,再用箭头指出太阳的运动方向。”

“当箭头指向南半球,也就是太阳往南移时,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指向北半球时同理。”他拿不同颜色出荧光笔,把两段分别加上高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