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理工男穿越沉迷种田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瑶柱没理周大郎,直接去牛车那边问:“大嫂、三嫂。老五、老六,这是咋回事?”

“不是你说叫周大郎找我,叫我带他来县城吗?”张氏语气很不好,早晨周大郎来了,嚷嚷着就要去县城,本来这个事儿没什么,私底下商量就是。

结果周氏出来了,非说她说的,都商量好了,非要叫周大郎去县城。

当时老三不在家,老四没说话,张氏说不通周大郎,又想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叫周大郎去县城,到时候缠上李瑶柱,还能咬不下一口肉来?

有了好处,周大郎自然愿意为老三所用,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家里的媳妇和妯娌的大哥出门想什么话,张氏还没开口,孙氏就说了,正好叫她娘家小弟,一起去县城,又喊上老五、老六,这才算是出了门。

一路上也没少呛呛,这会子终于找到人,周大郎又正好看到这一幕,就开始发作胡搅蛮缠。

张氏心情不好,直接冲着李瑶柱开口。

老五、老六和孙氏,低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氏还想说什么,可李瑶柱不答话,她顾着老三过来了,便没有开口。

等老三过来,李瑶柱这才开口,“三嫂,你叫老三担个管事名义,我应了,还想法子教老三本事,叫他到时候能在管事那个位置上立足,我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

“四嫂惦记着娘家爹娘,我便叫老四一天两趟的去送粮食,不叫老人家饿着,又喊了七郎来,不说给口饭不叫他饿肚子,就是跟着出来见识见识,将来过日子也容易一些。”

“三嫂,我就想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叫周大郎来县城,给老三帮忙?”

这句话李瑶柱问的特别特别认真。

老三见着李瑶柱面色平静,没来由的心里发怵,赶忙道:“什么帮手不帮手的,我现在还不是管事,就是手头这点事都没掰扯明白,老八,我跟你三嫂说,不要帮手……”

“老三。”李瑶柱看了他一眼,又看向三嫂,“三嫂,你说。”

本来早晨李瑶柱就气不顺,张氏非要折腾着叫周大郎来县城,反正他是不管的,张氏自己愿意管就管,要是周大郎真的找去李家,家里那么些人,怎么还能摆布不了一个周大郎,偏偏张氏没拒绝,直接答应了。

这倒是叫李瑶柱弄不明白这件事了。

那边朱九从墙上下来,急匆匆过来,站在李瑶柱边上,面色不善地看着张氏。

张氏张了张嘴,想说你们都不懂,家里眼瞅着有了生意,老三虽然插了一手,但等他成了管事,怕是要没机会插手,这就得找个帮手继续把着一部分生意,不然以后家里生意甭管是做大做小,怕三房没机会占好处。

而周大郎是四房那边的亲戚,这样就能顺便笼络四房,以后老三、老四再加上一个周大郎,就能在老李家拥有一席之地。

可这些话能说吗?说出来叫其他人怎么想。

但张氏觉得,家里每个人肯定都是这么做的,像李瑶柱把着生意不放,明明身体不好,还每天来回的跑,朱九心思也不简单,都不去里山打猎了,老大更不用说,连带着小老大写条子,怕是要占一半的好处,就是老七也上蹿下跳的折腾猪圈,见天的跑去找李老太要银子要粮食。

就是老五、老六,等他们琢磨过来,能不伸手要好处?

家里人口多,又复杂,识字的不识字的,有本事的没本事的,娘家得力不得力的,甭管怎样,肯定每个人都不会吃亏,肯定都会想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

就是李瑶柱,这些年仗着身体不好,从不下地干活,又吃了多少好东西。

这会子李瑶柱却想着老大说的话,老三媳妇娘家勉强算是出了个官吏,那边兄弟姊妹也多,张氏从小过的日子就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家里的田地吃饭,那她靠什么吃饭?

靠家里的中馈。

李瑶柱觉得自己有点明白张氏的想法了,但明白归明白,却不代表他赞同张氏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还有点厌烦。

“三嫂,生意虽然村里很多人参与,还有里正、族老商量,爹娘也每天忙,但如果我现在说回家,不再管这个事儿,这些生意马上消失,你信不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