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清穿之我成了四大爷他养母 > 第24章 种痘良方

第24章 种痘良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坐在马车里,手里捧着一本医书,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思考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名男子叫做朱纯嘏,因为医术了得,尤其擅长种痘之术,在康熙命人前往江西寻访名医时,被地方官推荐到了内务府官员那里,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朱纯嘏是江西新建人,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医术十分感兴趣。

只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朱纯嘏只是在父母面前提过一次想要从医,就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自己攒钱买的医书被丢掉,常去的医馆也被禁止再踏足。

学四书、背五经、作八股,久在樊笼里,朱纯嘏过得并不快乐。

那时候,年轻的他对宁化县令聂尚恒十分崇敬。聂尚恒是一位医学大家,精通医理,著有多部医书。尽管和他那县令的头衔比起来,很少有人能再注意到他的医术。

朱纯嘏原本想着,自己这一生,若是能做到聂尚恒这样,也能无憾了。

年岁渐大,朱纯嘏在读书这方面却一直不顺利。他本就志不在此,数次落榜之后,父母也渐渐放弃了要他做官的念头。

朱纯嘏重新捡起落满了灰尘的医书,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

只是,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不是因为考中进士,而是因为自己的医术而来到京城。

“你可愿随我前去京城,为皇上效命?”

朱纯嘏深深磕下了头。

“小民之幸也。”

他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东西,好像在这一刻被承认了。

朱纯嘏在民间行医多年,一开始却并不是专攻天花的。只是太多因为天花而死去的人们让他心生不忍,为了让更多人免于天花之苦,朱纯嘏开始着手对天花进行研究。

在查了许多医书,又经过多次的尝试之后,他开始主张种痘以防治天花。多年种痘的经验,让朱纯嘏种痘的技艺也愈发娴熟,也逐渐在江西打响了名号。

在来到京城之前,朱纯嘏对自己种痘这门技艺颇为自信,他自认为即使是太医,在天花这方面的了解也不一定有他深刻。

直到他听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说法。

“牛痘?”

为了提高种痘的安全性,太医院增设了种痘局,太医们近来都集中在这里研究疫苗的安全性,通过试种考核和一次次的尝试,尽可能地将种痘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听到种痘局的太医这样说的时候,朱纯嘏险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一旁年老的太医也对此嗤之以鼻,还有些忿忿不平,“不过是糊弄人的玩意儿。年轻人,老夫劝你一句,莫要走上歪门邪道!”

朱纯嘏含糊应下了。

只是经过一开始的惊讶之后,朱纯嘏却没有产生太过排斥的心思。

虽然闻所未闻,可他并不是个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甚至对此产生了一丝好奇。

回去之后,到了夜里,朱纯嘏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越觉得可以一试。

种痘的原理,说到底就是将感染了天花的人身上的脓液接种到别人身上,在这方面上,朱纯嘏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自我感觉再没有能够精进的地方了。

虽说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万事万物,总是有相似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流行将人放进牛肚子里医治,这样一想,那么牛痘与人痘有共通之处,似乎也没有这么奇怪了。

朱纯嘏开始着手研究牛痘一事了。

他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在得到允许之后,就立即行动了起来。

感染了牛痘的人,皮肤上会有水疱和脓疱,和天花的初期症状相似。关键的是,牛痘的危害显然比天花低得多,如果牛痘能够代替人痘的话,其中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

随后,朱纯嘏又将牛痘种到了犯人身上——这是朝廷拨给他们进行试种的,都是些穷凶极恶的犯人。

被接种的犯人很快就出现了感染牛痘的症状,而且情况并不严重,尚在可控范围内。

等到犯人痊愈之后,朱纯嘏又将天花接种到了犯人身上。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个犯人没有出现任何感染上天花的症状。

虽然只有这一个例子,但这样的结果还是突破了所有太医的认知。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上报到了康熙这里。

康熙也没想到,文澜说的牛痘居然不是杜撰的。

如果真的像太医说的那样,牛痘能够有效治疗天花,同时危险性又比人痘低的话,那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处理完政事之后,康熙就不自觉走到了承乾宫。

“......便是这般,医师发现,牛痘与天花之间似乎有某种共通之处,尝试接种后,发现接种过牛痘的人,接触天花之后也没有感染。”

“真的吗!”文澜一下子高兴起来。

和现代相比,古代的医疗条件还是远远不足的。现代一个婴儿从出生到长大,要打那么多疫苗。到了这里,没有那样的条件,就只能期盼着孩子幸运一些,不要染上什么病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