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修真田园日常 > 第17章 第017章.再去市里

第17章 第017章.再去市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天郑家爷孙二人推心置腹大半个晚上,就接下来如何与谢潜家相处达成共识。

第二天郑业德就启程回到了了位于滇南省首府琢玉市的郑家本家,毕竟是家主,不好长期在外,何况他伤势尚未痊愈,有了从谢潜处购买的这批灵气水果,不说恢复到七八成,至少五六成没问题。

据郑业德推测,谢潜家所处的位置周围应该是有一处灵源出口,会源源不断地向外缓慢灵气,让附近区域的灵气浓度上升,使的该区域内的生长的动植物都含有一丝灵气,他在郑家的族志上看到过类似的记载,称之为灵眼。

要是换了乱世,这样的灵眼现世定然会引起各路修行人士的你争我夺,带来血流成河。

然而现在是和平年代,讲文明讲法治,不再流行以前喊杀喊打那一套,所谓修行界或是武术界的隐世家族,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都不会想着和国家机器抗衡。

从谢潜的表现来看,郑业德断定他绝对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然就普通的柚子李子,他如何敢喊出这样离谱的高价?

还有他身边那个叫做厉昇的少年,同样不简单,郑业德本身是浸淫武道多年的高手,竟看不出厉昇的实力深浅。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郑业德的猜测八九不离十,不过把灵眼换成灵泉就差不多了。

郑家恪守传统,主家一脉唯实力高者继承家主,其余人可分得家族玉石产业自行经营,或是由主家给予一笔创业资金,但不管哪种都需反哺主家,毕竟众人在外都可打着郑家的名头便宜行事,另有一脉单独行监察之事,只听从家主的号令,主要任务是将郑家子弟中的作奸犯科、违法乱纪之徒扭送国家执法机关。

正是因为郑氏一族治家严谨、家风正道才能顺利延续至今吧。

郑业德原本有三个儿子,不是经商就是从军从政,竟没一个有习武天赋,郑家主之前还想着要是家传武学就这样断送在自己手中,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对列祖列宗。

好在孙辈们争气多了,天赋最好的是老大家的小儿子郑诚,从小跟着郑业德长大,练起武来不怕苦不怕累,就是心眼实在了些,郑业德便有意带他出门多见识见识。

郑业德回家继续养伤,后续与谢潜家打交道一事就暂时交给郑诚,定下的原则是,以交好为主,不可自作主张,暂时不要将谢潜相关的事情透露出去。

端午过后没多久,在谢绍军那里订做的家具终于全都搬进了新房,这样还差家电、窗帘、餐具、床上用品等一些生活物品,谢家的新房就算大功告成了。

这些东西在三河镇上买不齐全,谢潜犹豫了一下是去茂城县里买,还是三江市里买,后来想起三江市里的热心法医,最终决定去市里,正好上门拜访那位邢法医,还可以邀请他来参观自家的新房。

买好了东西就在市里面租一辆货车,一次全都拉回村里,高调是高调了点,但谢潜觉得村子里的人以后习惯就好。

那日郑家爷孙从谢潜家离开后,很快村里就有了传言,说是谢潜认了个有钱的干爹,很快就会被接到大城市去生活。

流言传到谢潜耳中时,简直让他哭笑不得,村里人的想象力确实有点丰富,谢潜只好让村长帮忙澄清了下,说他们只是去自己家买柚子的老板,让大家不要瞎猜。

就在谢潜和厉昇计划着哪天去三江市时,免费的司机送上门来了。

这天郑诚一大早就开着车从镇上出发,到村口时遇到了外出赶场的谢世友,郑诚不知道这就是村长,想着要同村里人搞好关系,就主动同他打了招呼,并介绍自己是谢潜的朋友,谢世友便好心地带着他将车子停在了自家院子旁,比郑诚随意停在路边安全一点。

郑诚沿着国道分叉的一条毛坯路直接开到了村长家,他停好车后看到有条窄一点的土路,小车没法来,三轮车没问题,便好奇地问谢世友道:“这条路是去哪里的?”

“只到我们村的木匠谢绍军那里,绍军是谢潜的堂叔,你也可以走这条路,从谢绍军家去谢潜那里。”村长在得知面前这位年轻人就是上次去谢潜买柚子的贵客时,说话的语气更热情了几分。

巧的是,郑诚走到谢绍军家时,远远地就看到了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的谢潜他们。

郑诚便挥着手大声喊道:“二娃,太好了,我正要去你家找你们!”

厉昇看见郑诚这咋咋呼呼的样子,就忍不住皱皱眉头,怎么这家伙又来了。

谢潜看他表情有些不对,凑到厉昇旁边小声地道:“又上门来送钱了。”

厉昇笑着摇摇头,和谢潜一起站着那里等郑诚跑过来。

他们俩这次特意来谢绍军家拿做好的花几,是后面找军叔追加的。

谢潜家的堂屋布局和其他村里人的不太一样,对着大门的位置多了两道木制的屏风,一道靠近门口,是风水屏风,正中间放着条桌,将来桌上可以放个摆件。

另外一道屏风则是放在靠近后墙的地方,绕过屏风,靠墙的桌子准备用来放长辈们的灵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