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厉昇还是打着赤膊干了一天活儿,挖出来的土没有随便扔,暂时堆放在了谢家的菜地附近,在谢潜的规划中,那里将来是专门用来种灵植的。
现在已有的几株灵草都可以先移栽过去,原有的花盆之前洒了灵壤,可以提高灵植种子的成活率,这样确保灵植成功出苗后,再将其移栽到灵植园中。
谢潜第二天和军叔一起去附近的清风场上,定好需要的水泥河沙、砖头石子的数量,后面就一直和厉昇在塘里吭哧吭哧地挖土。
等定好的材料运到时,池塘也挖得差不多了。
前文有言,清水村是个交通极不方便的村子,仅有几户村民的房子紧邻国道,军叔的房子离国道有段距离,是他自己请人挖了条土路,好方便自家的三轮车进出。
从谢绍军的房子再到谢潜家,就还得再走上半小时的山路,如果直接从国道走山路上谢潜家,脚程快的话都得四十分钟,更不用说带着那么重的货物。
因此谢潜买好的材料先运到了军叔的院子里卸货,又请了好几匹“马夫”来帮忙运货。
出钱的老板也不能闲着,谢潜和厉昇各自背了家中最大的背篓,背篓里装得满满当当的,比四条腿的“马夫”更能装。
就这样花了整整一天的功夫,才将所有的材料运送到谢家的后院里。
马儿们全都累得直喘粗气,大口地喝着猪圈水槽中的水,大口嚼着菜地旁边的杂草,像是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一样,等主人歇好了来带它们下班时,硬是拉扯半天,才将这群不听话的员工带离了谢潜家。
谢潜和厉昇也当了一天的搬运工,两人的肩膀都被磨出紫红色的印迹,谢潜还好,晚上修炼时用灵气多梳理几次,估计用不了几天印子就会消下去。
厉昇就惨了,他应该本来就是疤痕体质,可能过上十天半个月印子都还在。
晚上两人相互拿着红花油给对方的肩膀好好按摩了一下,不然饶是谢潜的修真体质,也扛不住天天都跟牛马似的干活。
谢绍军虽然本职是木匠,但样样都懂点儿,谢潜和厉昇两人则是纯粹的外行了,连水泥怎么和都不知道。
在军叔的指导和帮忙下,又忙活了好多天,才将扩建的池塘维修加固完成。
新建的池塘大约一亩的样子,靠山的塘边除了原有的柚子树、樱桃树以及不知什么品种的灵果树苗,谢潜还特意间隔着栽了些竹子。
外面一侧斜坡上的李子树还保留着,整个池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朝着谢家菜地的方向扩展的,形状像个葫芦。
池塘修好后,谢潜就迫不及待地去清风场上买了鱼苗,有草鱼、鲤鱼和鲫鱼,都是这边最常见的品种。
买鱼苗的时候,顺便买了一条两斤多的草鱼、一共一斤左右的小杂鱼。
小杂鱼拿过去炸成小鱼干,用来喂小梨,草鱼则是回家做水煮鱼,谢潜感觉这两天他和厉昇太辛苦了,必须吃点好吃的犒劳一下。
站着吃饭还是不太方便,谢潜将堂屋的桌子搬到了厨房作为饭桌,另外打了一张比竹板床略高的方形竹榻,作为他的备用打坐床。
此时,厉昇就端正地坐在饭桌旁,聚精会神地看着谢潜做水煮鱼。
滚烫的热油淋到红彤彤的辣椒上,伴随着滋滋滋的响声,鲜香的麻辣味顿时弥漫到整个空气中,味道霸道的很。
“你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谢潜将炒锅放回灶上,转身就看到厉昇一副馋样。
听到谢潜的玩笑话,厉昇咽了咽口水道:“太香了,我之前从没有吃过鱼。”
谢潜给两人盛好饭,递了一碗给厉昇:“香就多吃点,水煮鱼很下饭。”
然后他有点好奇地问道:“那你以前都吃些什么?”
厉昇小心翼翼的夹起一块鱼肉,放进自己碗里,回忆道:“不知道。”
“?”谢潜有些不明所以。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不知道。”厉昇慢慢地挑着鱼刺,似乎无所谓提起过去的事情,继续解释道,“小时候在家吃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在黑拳场吃的东西都是黑乎乎的,完全看不出来是由什么做的,所以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听到这个让人有些难受的答案,谢潜沉默了片刻,没多久又笑着问道:“那你觉得鱼好吃吗?等我们池塘里的鱼长大了,可以天天都吃鱼。”
“好吃。”厉昇放下手中的饭碗,郑重地道:“不只是鱼好吃,你做的稀饭、凉拌黄瓜、青椒腊肉、肉末茄子、莴笋叶汤……都很好吃。谢谢你,谢潜!”
厉昇将谢潜做过的菜名一个个念了出来,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却是曾经饱受虐待的少年从未奢望过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