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环视了下周围可能存在的竞争者,大概估算了下,伸出一只手道:“那就这个数?”
——也就是5000的意思。
刚才出价的两人是明白人,往旁边走了两步,表明没有加价的意图。
这时警察叔叔们到了,厉昇将小偷交给警察后,走到谢潜身边冲着他微微点头,然后对着胖子说道:“老板我们找个清净的地方交易。”
法医大叔也跟了过来,笑眯眯地说道:“要是两个小帅哥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们做个见证。”
花市街尽头处的小广场本来就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夏国人天生就爱看热闹,发生了“英勇小哥智擒小贼”的突发事件后,有好事者便围了上来。
围观的人群中自然不乏不怀好意者。
但这些人看到有个自称法医的警察要跟着那卖花的两小孩,再看到被警察拷着手铐仍止不住呻吟的两小偷,蠢蠢欲动的心思便熄灭了不少。
他们也没有走远,就在广场附近的大树背后,胖子看了一眼法医大叔,爽快的从衣服兜里摸出一把钱,手指沾着唾沫数了5000块钱出来。
谢潜有点嫌弃钱上的口水,便让厉昇清点了收好,这才把兰花递给了胖子。
胖子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是捡了天大的漏似的,拱手对二人道:“两位小兄弟敞亮,以后再来三江市,就去江川码头报我余老三的名字,到时候请你们吃江川鱼。”
江川鱼是茂林江特有的鱼类,肉质鲜嫩少刺,其一鱼三吃的做法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余老三迫不及待地接过兰花,朝着路边停着的一辆黑色小车飞快走了过去。
等到交易完毕,谢潜郑重地向法医大叔道了谢,他知道要不是有这位热心的大叔在,这兰花的买卖不一定能够如此顺利。
“不必这么客气,相识一场就是缘分。”大叔笑吟吟地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邢无庸,是市公安局的法医。不知两位小兄弟从哪里来?这个年纪怎么没上学了?走走走,我请你们吃晚饭去。”
出于警察的直觉,邢无庸觉得这卖花的两名少年并不简单,虽说穿着打扮都十分朴素,但一个抓贼时身手矫健,一个面对高价诱惑能沉着应对,可不像是两个普通的农村孩子。
邢无庸倒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发现自己遇上了当刑警的好苗子,忍不住起了惜才之心。
谢潜和厉昇对视了一眼,都不太擅长拒绝他人的好意,于是答应了邢无庸一起吃完饭的请求,想着等下吃完饭提前付账就好。
路上谢潜简单的讲了讲二人的基本情况,说他们是一个村里的,都是没了父母的孤儿,谢潜还好,尚有兄弟姐妹,厉昇则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因为家里穷,两人都没有继续念书了。
穷则思变,谢潜告诉邢无庸,他在看到那个卖兰花一夜暴富的故事后,其实犹豫了很久,不知道故事的真假,不知道三江市有多大,不知道来市里卖花是否能成为他们生活的转机。
但不去做的话,一切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因此谢潜便鼓起勇气,请了同村的哥哥,带着他来市里卖花。
没想到运气很好,一下就把花卖出去了。这样他不仅可以继续读书,而且还能把家里的土房子重新翻建,不用担心哪天被大雨冲垮了。
讲到这里,谢潜腼腆地笑笑,再次感谢了邢无庸的举手之劳。
谢潜的故事再次坚定了邢无庸资助两个孩子去念警校的想法。
这要是篇刑侦文,邢无庸的愿望估计就能实现了,可惜作者写的是种田文。
因此两人都坚定地拒绝了邢无庸的好意。
谢潜的理由自然是要照顾弟弟妹妹,真实原因是当警察估计就没时间修炼了。
厉昇的理由则是,他能动手,但不会动脑,怕是将来当不了合格的警察,而且和邢无庸非亲非故的,不想给他增加麻烦。真实原因的话,谢潜猜不到,反正这小子身上藏着不少东西。
他们的理由并不能说服邢无庸,但是坚决的态度让人无可奈何,邢无庸只好去饭店点了一大桌好吃的,请两个娃娃吃顿好的。
当然姜还是老的辣,吃完饭结账的时候,邢无庸说着“哪有让孩子请客的道理”,硬是让老板把钱退给谢潜,自己付了饭钱。
饭后邢无庸得知谢潜二人要找地方住宿时,还热情地邀请他们去自己家留宿,说家里孩子念大学去了,房间空着,床不小,两人挤挤就睡得下。
“邢叔叔,这样就太麻烦您了。”谢潜想了想,开口道:“要不您帮我们在长途汽车站附近找家招待所,方便明天早上坐车回去。同时您帮着把把关,让我们睡个安心觉。”
邢无庸连忙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