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强智暗恋(快穿) > 第26章 县令与秀才

第26章 县令与秀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茗首先排除了假潘石头是受倪知府的授意,进入县衙大牢毒杀赖二的可能。

因为倪知府既然将县令大人对赖二的判罚直接驳回,从上而下直接施加压力,手段如此简单粗暴,就意味着他并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往县衙大牢里安插一个小小的狱卒,只为特意去杀害一个蝼蚁般的平民。

陆茗更倾向于进入县衙大牢做狱卒是假潘石头自作主张。或许,刘主簿接到的那张倪知府的帖子,其中还另有文章。

撇开假潘石头与谭金宝究竟是什么关系,假潘石头竟然甘愿冒大不韪杀人的问题不提,陆茗与郑瑾刚才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当初赖二受谭金宝的指使作伪证陷害陆江修,且最初时态度坚定,并不肯把谭金宝供出来,陆茗私底下便跟郑瑾有过猜测,恐怕是谭金宝手中握着赖二的什么把柄。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赖二才对谭金宝言听计从,不敢随意背叛。

那么反过来想,要是这个把柄并不仅仅是个把柄,对谭金宝本人也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呢?

当日赖二听说自己要是不指认出幕后主使,不但自己性命不保,还要带累妻子儿女时,便毫不犹豫地将谭金宝供了出来。

而面对这种情况,谭金宝竟也没有把赖二所谓的把柄直接供出来,只是一直喊冤,不肯认罪。

这就很奇怪了。

赖二一直不愿意说出来自己被人抓住什么小辫子也就算了,为什么谭金宝也没有反咬一口呢?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憎狗厌的中年混子,谭金宝可从来没有什么高风亮节和优秀品德可言。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可能:赖二被杀,是必然的。他定然是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必须得死。

虽然脑海中的思绪如同潮水般起起伏伏,波澜万千,其实现实中也不过只过了短短几息而已。陆茗捋清楚了这些枝节之后,一双有神的灿黑双眸,便紧紧地盯在了那冒名顶替的假潘石头身上。

就见此人垮塌的双肩慢慢挺起,随后终于抬起了习惯性低着的头颅,跪直身体,露出一双平静的眼睛。

卸下了平时谨小慎微,老实本分的假面具,这人竟颇有些不同于普通市井平民的大气与不卑不亢。只听他无奈地叹息道:“事到如今,小的知道再怎么狡辩也无济于事,干脆都说了罢。”

于是,众人就听他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此人真名叫做董大承,原本是河西省肃宁府人。与河中省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的情况不同,河西十分贫瘠,董大承就是出生在这里。

天元十五年,河西大旱,然而当地贪腐甚重,官府赈灾不利,争相瓜分户部拨下来的赈灾银两,整个河西一省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赈济,一度到了赤地千里,饿殍满地的地步。

时年,年仅七岁的董大承跟着父母双亲和几个弟妹,避开官府设下的层层关卡,长途跋涉逃往河中省。

途中,几个弟妹相继夭折。饿得受不了的董大承半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迷迷糊糊中听到父母正在低声商量,说要把董大承跟一户共同逃难的人家中的小儿子交换一下,易子而食,好熬过这一段路的话。

董大承顿时被惊得魂飞魄散,想起不明不白死了的几个弟妹,吓得他连夜逃走了。

之后,董大承凭着自己的几分聪明几分狠劲,居然奇迹般地逃进了河中省。后来,他在一次跟野狗抢食时被咬掉了半边眉毛,一只眼睛也险些瞎了,最后还是一对路过的好心夫妇救了他。

那对夫妇就是谭金宝的亲生父母。彼时,谭金宝刚刚三岁,正是玉雪可爱的年纪。

谭家夫妇统共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宝贝得很。带着儿子探亲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饿得头大身子小的男孩儿被野狗撕咬,谭家夫妇慈父慈母心一起,就将董大承救回了家,收作义子养在了膝下。

自此,董大承便在吉祥镇,在谭家夫妇开的小杂货铺子里安顿下来,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十年。

谭金宝是老来子,谭家夫妇只知道一味溺爱,董大承也将这个幼弟看作了眼珠子,不舍得管教,于是就这么将他养歪了,只十三岁的年纪,竟是吃喝嫖赌,俱占了个全。

这一年,谭金宝与人逞凶斗狠,被人险些开了瓢儿,谭家夫妇收到消息赶去相救,却被两个小混混没头没脑地打了那么几下。

因两夫妇年事已高,又积年操劳,回来便起不了身,拖了几个月就没了。

那个时候,董大承正好被谭父派去乡下收货,不在家。等他再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没法挽回。

知道了来龙去脉之后,董大承又愤怒又伤心,与谭金宝大吵一架,回头就要去找那几个小混混偿命。却不料那几人见情况不妙,早已逃走,不见踪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