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强智暗恋(快穿) > 第11章 县令与秀才

第11章 县令与秀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至于赖二夫妇和谭金宝,赖二因受人唆使作伪证,被判徒刑五年,赖张氏无罪释放。谭金宝则犯了“亵渎死者尸身”之罪,以及诬陷罪,被判斩刑,祸及妻子。

不过谭金宝孤家寡人一个,完全没有妻儿可供他祸及。经清水县衙门上报涿州知府后,如无意外,当与蒋氏和钱三文一同秋后行刑。

其间谭金宝一直百般抵赖,不肯低头认罪。燕捕头本来摩拳擦掌,将手指头挨个掰得噼啪作响准备教他做人,郑县令却没了耐心,大袖一挥,派了圆润慈和总是笑眯眯的姚师爷出马。

于是几个时辰过后,谭金宝学会了什么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乖乖地在供纸上画了押。

***

丁屠户被杀一案结案后,正好是春耕,县衙要指导农户们试用新种子,郑瑾着实又忙了一阵。

这日天晚回到县衙后院,用罢饭,洗漱毕,郑瑾不知道为什么却毫无睡意。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半夜,干脆披衣起榻,点上灯烛,去了隔壁的小书房。

这是一间由侧室改成的私人小书房,与郑瑾处理县衙公务,经常有幕僚衙差来往的大书房不同,这处小书房私密性极强,是郑瑾闲来行文作诗,挥毫泼墨,看书休闲的地方。

将手中的灯盏放下,郑瑾动作小心地笼上纱罩,小书房里的视线于是变得明亮起来。

径直走到书桌后面,郑瑾习惯性地将放置在一座书架的最高层,挂着一枚小小的莲戏游鱼花旗锁的包铜小箱拿了下来。

打开小锁,郑瑾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本包裹着软滑绸布的书册,在昏黄的灯光下发了一会儿呆,珍视地摩挲了片刻,这才慢慢掀开绸布,取出了书册。

书皮右上角是一行书名,写着《秋歌善行记》几个字。

这是一本记录自京都至河中省城许阳的秀美风光和民生百态的散文集,出自当世大文豪章朔,章肃卿之手。章朔现在以光禄寺卿之职授河中省学政,地位十分尊崇。

而如今,郑瑾视线聚焦的地方,却不是这本书中的内容,而是上面的字迹。

良久,郑瑾凝视的目光不觉变得飘渺起来,似乎要透过这笔个性极为强烈的字体,直看到某人的心里去一般。

两个月前,涿州府葛同知高升回京,离任饯别宴之时,有个姓王的下属送给了葛同知一副装裱好的送别长诗卷轴。

葛同知虽然酷爱诗词书法,却知道王官员不善此道,原本没放在心里,也没打算当场打开卷轴看一眼。可耐不住姓王的聒噪,一定要让他当场打开品评一番。

葛同知被劝得恼了,本要拂袖而去,却有三两好友打圆场,不想让这场饯别宴闹得太难看。这么拉扯一番,葛同知最后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了。

众人本以为姓王的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谁料此人手中的卷轴一经展开,竟然艳惊四座!

据说,葛同知当时正冷着脸喝酒,待看到那副长诗的第一眼,就从座位上跑了下来,酒水泼了一身都顾不得!

那送别长诗对仗工整,文采斐然,确实不错,但实话说水平也就那样了。大夏朝才子多,每年能写出这样诗作的人才没有二百也有八十。可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那笔字上啊!

那一笔从所未见的好字,可以令所有酷爱书法之人为之疯狂!

不同于时下流行的正雅圆融的台阁体,或者古来便被世人所推崇的形体方正的楷体,丰腴雄浑的颜体等等,那长诗所用的字体瘦硬有神,结体疏朗,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气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风格十分独特,可谓“瘦、劲、奇、伟”四字!

据说,当时在座之人都“围坐上前,争相欣赏,例如酩酊,如痴如醉”。

一个个捧着那副字,就跟喝醉了酒一样,满面红光,陶醉其中。

葛同知细细观摩那笔字的运转提顿等痕迹,不由得感叹道:“笔法遒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后来又问,“这种字体是否有名字了?”

看他那意思,要是这种新字体还没有命名,他恨不得就当场给起个名了!

王姓官员一脸的诚惶诚恐:“已经有了,已经有了,叫做‘徽体’。”

其后,这种徽体字便如同一股前所未有的风暴,刮遍了整个涿州府,然后向着省城许阳刮去。当然,隶属于涿州府治下的清水县,也不能幸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