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楚家。”
宋昭清一时有些沉默,直到和宋昭明告别回到自己院子里还在想这件事。
她把长顺喊进来,让他这几日帮自己打听打听,和三姑娘定亲的是楚家哪位公子,风评如何。
长顺虽疑惑自家公子怎么突然对三姑娘的事上起心来,但还是拍了拍胸脯说包在他身上。
宋昭清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突然关心起宋芷嫣的事情来,她只是在想,若她还是女儿身,她会怎么样?
宋昭清与宋芷嫣其实并不熟,只在宋叔明回乡丁忧的三年里见得多些,但关于宋芷嫣的一些流言蜚语,她也听了一耳朵。
二房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早早便出嫁了,只剩下三女儿十九还没出门。
在旁的人看来,宋芷嫣的“命”不是很好。
京城里十九还未成亲的女儿不多,却也是有的,不少富贵人家都会将女儿在家里多养几年,等夫家考取功名,再双喜临门。
但宋芷嫣十九未成亲不是在等未来夫君考取功名,而是因为从前定亲的韩家公子死了,还未嫁过去,男人就死了,这门亲事自然便就作废了。宋芷嫣本该再议亲,奈何碰上祖母过世,只得陪父亲回乡丁忧,一来而去的,宋芷嫣的亲事就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年回京,二夫人才重新张罗。
明明一切皆是巧合,但宋芷嫣“命硬,克夫”的名声还是渐渐流传了出去,虽不至于传的太厉害,但好的人家却不会再考虑宋芷嫣。二夫人不愿太委屈女儿,想要为她仔细挑桩好婚事,这才耽搁到了现在。
宋昭清对楚家不太熟,但猜测应当不会是太差的门楣。二叔升任吏部侍郎,宋家又有她与昭明两位新科进士,三姐姐的亲事应该好议了些许。只是不知道这位楚三是何许人也,为人如何。
宋昭清把事情交给长顺后,便放心地睡了。
长顺活泼,平常最喜欢同人交流,这事对他没难度。如宋昭清所料,第二天长顺便出门去打听了,没出几天,便将楚三及楚家调查的事无巨细。
宋昭清坐在房里吃着水果,听长顺汇报。
“这楚三二十六了?这么大?怎么还没功名。”
长顺觉得自家少爷对年龄的感知很有些问题,纠正他:“不大咧。少爷你不要自己太厉害了,就认为别人都和你们一样,旁的还有三十岁、四十岁还在考科举的呢。”
宋昭清不接长顺的话,让他继续说,在她心里二十五岁还未取得功名脑子必定不是很灵光。
“所以楚三为什么二十六还未娶妻?”
长顺想到还觉得十分巧,满脸惊奇地对宋昭清说:“同咱们三小姐一样哩。也是先前定的人家出事了,然后父亲、母亲接连去世,便耽搁了下来。”
“这么说,这楚三只是运气差才这么晚没结亲,不是因为人品问题?”
“当然不是,听说他人还不错呢……”长顺还想继续说,外间传来一道女声打断了他。
“大郎,你在吗?”
是宋芷嫣。
宋昭清让长平将桌子收拾一下,用眼神警告长顺不要乱说话,这才出门见了宋芷嫣。
“三姐姐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儿这么乱三姐姐要笑了。”
宋昭清将宋芷嫣引到里间,请她坐下,让人给她上茶。
“前几日别人送的红茶,三姐姐尝尝喜不喜欢。”
宋芷嫣按住了忙来忙去的宋昭清,让她不用这么费心,她只是路过来看看,宋昭清这样倒显得她不好了。
“三姐姐这说的什么话,你我一家人这么客气作甚。”
宋芷嫣捂着帕子轻笑了声,“明明是你同我太客气了。”
宋昭清低头喝了口茶,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她刚还在对人家的未来夫婿评头论足,转眼人便出现在了她面前,宋昭清心中有些心虚。
宋芷嫣低头喝了口茶,对宋昭清说:“大郎这里的茶果然好喝,不知道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带回去尝尝。”
“三姐姐开口,哪有不给的道理。长顺,去包些茶来给三姐姐。”
“采篱,你一起去。”宋芷嫣回头吩咐,让她的贴身侍女同长顺一起去取茶。
宋芷嫣看了眼长顺,宋昭清见宋芷嫣的意思是想支开下人谈话,就对长顺使了个眼色,让他下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茶一并取来给三姐姐。
长顺会意,下去的时候特意留了扇小门打开,从屋外透进一丝微光。
等人都下去了,宋昭清才问:“三姐姐可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