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先生出现在常青书院的第二天,林桓安决定闭关了。
与魔修一战让他收获颇丰,体内灵力澎湃,急需静心修炼以稳固境界。但他担心阿梢的安危,迟迟未向主教报告闭关之事,但在藏书楼遇见院长先生后,得其指点,心中豁然开朗。院长先生还安排了专人负责阿梢的安全,让他无需挂念,安心闭关。
于是,林桓安与阿梢及一众师兄师姐告别后,前往后山院长先生的小世界闭关修炼。
阿梢的身边少了林桓安,却多了一位神秘的守城人。
守城人身穿黑衣,脸上戴着面具,背上的剑被符文束缚,那是院长先生亲自施加的封印。阿梢初次遇见守城人时,眼睛仍被白布遮住,无法视物。这些关于守城人的描述,都是白鹭师姐她们告诉他的。她们也不认识这位守城人,但院长先生似乎对他极为信任。
“你可以叫他阿树先生。”院长先生提到守城人时,语气中带着淡淡的笑意。
“阿树先生。”阿梢朝着守城人的方向轻声唤道。
对方只是简短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阿树先生话虽少,但存在感极强。即便阿梢看不见,也能清晰地感知到他的存在。他并未与阿梢同住,但每天清晨,阿梢刚醒来,阿树先生便会推门而入,照顾他洗漱,随后带他去食堂用早饭。早饭过后,阿树先生便带着阿梢去后山练剑。
这是阿梢开启的新课程——练剑。
他用的是一把木剑,阿树先生手把手教他剑法。这时,阿树先生的话会稍微多一些。
“抬高。握紧剑,闪身,注意听风声。”阿树先生的声音低沉而简洁。
阿梢学得很认真。他知道,多一项技能,便多一条生路。
练剑持续了小半个月后,阿梢的眼睛终于恢复了视力。他摘掉了白纱,重新享受到了久违的光明。他也终于看到了照顾自己的阿树先生。遗憾的是,正如白鹭师姐所说,阿树先生脸上戴着面具,阿梢无法看清他的面容。他也没有注意到,面具之下,阿树先生望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半个月,谢谢你照顾我,阿树先生。”阿梢诚恳地道谢。
阿树先生依旧只是“嗯”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开。
眼睛康复后,阿梢的日常生活又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他独自起床洗漱,不再有人推门而入;洗漱后,他与院内的师兄师姐一同去食堂吃饭,随后前往藏书楼。他不再练字,而是继续研究符阵之术,翻阅无数关于封印的古籍,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上古封印的线索。整个白天,他都沉浸在书海之中。
直到月上梢头,他才会去后山与阿树先生学习剑法。
这样的生活平静而充实,阿梢难得地享受到了快乐与关爱的时光。他无需为其他事情分心,只需专注于学习,不断地学习。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冬去春来,初夏的脚步悄然临近。
这时,林桓安传来了好消息——他终于出关了,并且成功破境通幽。这本是值得大肆庆祝的事,阿梢和众人也沉浸在他破境的喜悦中。然而,就在他稳定境界的半月后,他便踏上了回天山派的路。
庆祝宴变成了送别宴。
晚会上,师兄师姐们半开玩笑地指着林桓安骂他“小白眼狼”,叮嘱他下一届青云会一定要带着门派中的小家伙们来看望这些“被困”在书院的师兄师姐。
阿梢送林桓安出城,在城门处见到了白日里难得一见的阿树先生。
“阿树先生,这是林桓安,林大哥。他破境通幽了,要回天山派了。”阿梢为两人介绍道。
“林大哥,这是守城人阿树先生。你不在的日子里,都是他在照顾我。”
林桓安看着对面的守城人,虽然看不见他的面容,但心中却莫名涌起一股熟悉感。他抱拳行礼,语气诚恳:
“这段时日,多谢阿树先生照顾阿梢了。我回天山派后,也麻烦先生继续关照他。”
阿树先生依旧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多言。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阿梢,我走了。日后若是有空,来天山派看林大哥。”林桓安揉了揉阿梢的头,语气中带着不舍。
阿梢垂眸,眼中满是失落。
“聚散终有时。你还记得当年青云会离别时的场景吗?”林桓安察觉到他的情绪,轻声开导。
“嗯。”阿梢点点头。
“我们总会再见的,对吧?下一届青云会时间也快到了,到时候我领队,再来找你。”林桓安笑了起来,试图缓解离别的伤感。
“好。我翻墙出来看你们。”阿梢也笑了,眼中重新燃起了期待。
二人道别后,阿梢望着林桓安远去的背影,心中期盼着他们再次在常青城相遇,期待着下一届青云会的到来。然而,他未曾想到,他们的再次相遇,并非在常青城。
回城的路上,阿树先生一直默默跟在阿梢身后。他似乎看出了阿梢的低落,却并未多言,只是静静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