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笛的闲汉事业蒸蒸日上,当时虽并没有一个评分系统,没办法求个五星好评什么的,但大晟外送还是在汴梁百姓里有口皆碑,成了新锐的最佳店铺,闲汉这份或许是有点儿特殊职业也和外卖一起渐渐开始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里,甚至都有了些许现代外卖的雏形。
离那个一百万单的目标到如今也就剩个十万单不到了,可到时候到底要换个什么工作,苏笛还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管它呢,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到时候就会有想做的事情了吧!
苏笛本以为自己的生意会从此这般地顺遂下去,可万万没有想到她的成功已经成为了其他老板甚至还包括闲汉老板郝仁在内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一家独大的局面,引起了其他众人的不满。
苏笛到底还是见识短浅,不会做生意,只想着把自己的梦想实现了,把自己的店铺发展好,未曾想过其他的闲汉店面因为大晟的存在已经面临倒闭。
大晟外送不光工钱给得公道老板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小娘子,另一位老板徐成事也是这汴梁城里名声昭著的老实人,跟着靠谱的老板事情自然也能做得漂亮,加上听说那里研发了一套新的外送体系,比起之前的老规矩要更高效,所以想要做闲汉的,都争抢着加入苏笛的店铺,饭店酒楼也都更愿意和大晟外送合作。
以及苏笛从死牢里死里逃生的事迹在整个汴梁里都传开了,这样了不起的人一定是福星高照的,她的生意也一定靠谱,跟着她不会错的,就这样,在多方面的加持之下,苏笛的产业越来越兴旺。
不过,这好像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好事。
那一日,和被撞死的那一天一样被苏笛记了一辈子。
大晟外送突然被爆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多顾客都反应吃了大晟外送派送的食物都产生了腹痛腹泻的症状,吃别家外送的人则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受害者都纷纷捂着肚子来找苏笛要说法。
苏笛一头雾水,他们订的餐食来自于十几家不同的酒楼饭店,就算有安全问题,应该也最多只是几家,怎么能是所有一起出问题呢,这其中必有蹊跷。
为了赶紧解决眼前的危机,苏笛决定向官府求助,请他们派人赶紧查个清楚,也好给各位受害者一个官方合理的解释。
另一边,闻人昱带着那幅图纸来到了济州,按照自己钻研过觉得没问题的,苏笛给他规划的最短路径,引导当地居民通渠疏水。
闻人昱顺利解决邓州粮灾的风光事迹这里的百姓也有听说,所以都对眼前这位大人充满了信任,按照他的指挥进行得有条不紊。
本来其实按照他那方法就算还不够完善,也可暂缓眼前之势,之后再调整就好了,可同行的水利官看不得闻人昱年少得志,便在他回屋继续研究下一步疏水计划的时候,吩咐百姓更改了挖渠的方向,因为他是水利官,也被闻人大人信任,百姓们也就听从了新的指令。
亏闻人昱还很信任这位大叔,还与他分享了说这图上的标记都是他的即将过门娘子帮他做的,她真的是个很聪明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
没想到,背后却被那一位给狠狠摆了一道。
望着眼前的越治越汹涌的滔天洪势,闻人昱傻眼了,陛下也不晓得为何迅速就得了消息,立刻怪罪下来,说他乱逞能,让他去本就是让他学习和辅佐水利官的工作,闻人昱不该自作主张的,让他想办法赶紧解决,要不然就死牢再见。
陛下在大事上公私很是分明,眼下是完全不念交情了,闻人昱也猜到估计是那水利官动了手脚,这沟渠的方向虽乍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偏差。
闻人昱攥紧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也在那疼痛里想起苏笛和他说过的一句话,要相信绝处逢生,所有的事情就算到了要死的那一步说不定也还有转机的,她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不能放弃,确实是我太武断了,一定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危机的,他要想想仔细想想,那些从书上看来的,从苏笛先生那里学来的,此刻一齐涌上他的脑海,闻人昱再一次拿出图纸,奋笔疾书起来。
回到苏笛这边。
汴梁的县衙与那些奸恶的商贩勾结不作为,皇帝也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到这济州水患和苏笛其实也有牵连,迁怒于她不愿意让她再进宫,她只好想别的办法伸冤,于是决定去寻那可以“直达天庭”的登闻鼓。
苏笛也和闻人昱那一天一样的,就这么被拦在了那个登闻鼓前。
被规劝着就算能翻案,估计人也会被打个半死,实在是划不来。
而且说实话,即便有那一条通天的路存在,苏笛人微言轻,估计也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更何况就算是被人陷害,她也是有错的,是她疏忽大意了。
宋淼在当外卖员的时候,就算出现客户吃拉肚子的情况,也几乎都是商家的责任,和外卖骑手无关,现在既然已经做了老板,就该对出的每一份餐,和合作的每一位商家都负责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