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前一天,芸娘带着杜若回到了相府。
已经近一年没有回来了,桃夭阁中的家具物什都还似走得时候那般,窗明几净,倒像是有人天天打扫。
这桃夭阁虽不算装饰豪华,但总体来说还是十分温馨的。
外面的小院子也是颇有情致,环着小院种了一圈的竹子,形成了天然的栅栏。竹子长得很高,还记得以前阳光好的时候,娘亲经常在院子里竹荫下喝茶读书,阳光将竹影印在茶台上,别有一番韵味。
院子西侧挖了个小鱼塘,里面养着几条锦鲤,塘边种了几株香樟树。
芸娘小的时候老是闹着要将池子里的锦鲤捞出来吃掉,但到现在塘里的鱼都子孙满堂了还没有得逞。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回忆,只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却去了别的地方。
“小姐,您回来之前大夫人已经遣人来打扫过了,只是这里很久没住人了,姑娘若是缺什么就差人来取。”
领他们进府的是李总管,他一路上介绍,嘴都没个消停,倒像芸娘是个头一遭来相府的客人。她一一应了,借口要休息就把人送了出去。
还是一般的景致,只是今日与从前心情不一样了,看着府中景色倒是顺眼了不少,回忆起来的也是些温馨的岁月。
可还没等芸娘消停一会儿,打探的人也来了。
“小姐,大小姐,三小姐和四小姐来看您了!”才坐下,杜若就前来禀报。
今日也不知是吹的什么风,这大太太、四姨娘和五姨娘的女儿竟是一起来了这相府最偏远的桃夭阁。
大小姐和四小姐一向不睦,今日倒像是约好了一般。
“让他们进来吧,顺便叫李妈妈给大姐和两位妹妹泡一壶香片。”
李妈妈原本是一直跟着芸娘母亲的贴身佣人,但是自从母亲被带到清风阁,自己去了醉仙楼,她就一直在桃夭阁中守着,相必也是受了不少的刁难。
将来还是要想办法把李妈妈一同带出去。
“姐姐一出去就去了一年多,妹妹好生想姐姐!”人还没到,就听见三妹妹的声音了。
果然还是那个冒失性子,三姑娘是四姨娘的女儿,四姨娘性子木讷,生的这个女儿倒是天真烂漫。由于芸娘幼时,母亲和四姨娘交好,三姑娘倒是常常和芸娘来往。
只见一个穿着黄色衣衫,头梳双环髻的女孩跑了进来。她脸盘圆润,眼睛圆溜溜的,脸颊上一双梨涡笑起来可爱非常。
她一进来二话不说就扑到了芸娘怀里,佯装大哭道:“姐姐定是不喜欢月儿了,竟是出去了这么久都不想着来看看我,姐姐走了月儿日日都想着你做的那个桃花酥、酒酿圆子…”
听着她的埋怨,芸娘哭笑不得“你这是想我还是想吃的呀?你这个小吃货,快起来别让各位姐妹笑话了,杜若,快去把我带回来的松子酥、杏仁酪给三姑娘端来。”
月儿听到这话才乖巧的坐到了芸娘身旁。
这时大姑娘和四姑娘也姗姗来迟,大姑娘李临春身穿桃色绣金衣衫,梳了个流云髻,头上戴了一只碧色珠钗,款式时新,显得她愈发娇俏。
身后的四姑娘李临安一身淡青色的云纹衣衫,款式很低调,头上也是简单的绾了个反绾髻,发间的流苏饰品倒是精巧,走动起来别有一番楚楚动人的风情。
“多日不见姐姐,姐姐可好?”四姑娘简单行了个礼,轻声问道。
她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芸娘,又低头看着自己的绣鞋。
若是芸娘没被这看起来楚楚动人的四姑娘推入过水中,道真是会被她这模样给骗了。
“倒是没什么大事,劳烦妹妹挂心了。”
大姑娘坐下听到这话嘲讽地笑道:“我倒是不知道四妹妹竟如此关心我们这位被逐出府的二小姐的近况,还以为妹妹会怪夭夭抢了你入宫的机会呢!”
芸娘原名叫李夭夭,芸娘是她出去之后的化名,太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她竟然都有些恍惚了。
“姐姐,妹妹没有那个意思,咳…咳,是妹妹福薄,临去之前受了风寒,没有怪姐姐的意思。”说着便小声啜泣了起来。
“别总是做着一副我欺负你的模样,小门小户的样子上不得台面。”大姑娘明显意有所指。
这怕是大房又受了五房那位的气来这里借题发挥呢。
大太太一向治下手段凌厉,容不得半点马虎,至于这五姨娘爱使用怀柔政策,为人温柔善解人意,平日又爱施些小恩小惠,地下的丫鬟婆子都十分爱戴这位主子。这后宅中行走,下人看似地位最低,但若是无意间得罪了他们,那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